抗生素使用要坚持“四不”原则
新华网武汉4月7日专电(记者黎昌政)7日是世界卫生日,今年的主题是“抵御耐药性:今天不采取行动,明天就无药可用”。武汉同济医院专家提醒,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仅会给患者健康带来很大危害,还会造成耐药性,公众要慎重使用抗生素,使用时要坚持“四不”原则。
细菌耐药性越来越强的状况令人忧虑。武汉同济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的资料表明,1998年检测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性为20%—30%,而现在已达到了60%。近10年来,每年都会监测到几株特别耐药的细菌,几乎没有什么药物可对付它。在一些医院门诊,经常可以看到儿童使用头孢三代药物。由于盲目使用高级别抗生素,在儿童身上,一些细菌耐药性的增长已快过成人。
虽然绝大多数抗生素是处方药,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、购买和使用,但抗生素在市场仍可随意买到,其滥用情况仍十分严重,由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非常多。湖北省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中心2010年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中,由抗生素引起的约占55%,已连续8年居首位。
监测网负责人孙自镛教授说,对抗生素的使用要坚持“四不”原则。不随意买药:抗生素是处方药物,不能到药店随便购买,而应凭处方购药。不自行选药:选择哪类药物需专业医师做出判断,患者不可自行选药。不盲目用药:家庭小药箱中不应储备抗生素类药物,患病时应到医院看病,根据医嘱服用,类似感冒等常见疾病不宜动辄服用抗生素。不随便停药:一旦使用抗生素就要按时按量使用,以维持药物的有效浓度。 家中不要常备抗生素
新华网北京4月7日专电(记者胡浩)“请将家庭常备小药箱中的抗生素扔掉。”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主任,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抗菌药物专业组成员马小军7日提醒公众,不要在家中常备抗生素等抗菌药物,出现不适症状应听取医生意见后再行用药。
马小军说,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时,细菌对药物会产生抵抗力,即耐药性。对抗菌药物的过分依赖和不合理使用,会促使细菌耐药性的产生。由于细菌的耐药,细菌感染型疾病的病死率不断上升,长此以往,人类将重回没有抗菌药物可用的年代。
他建议,服用抗生素不可凭经验,应当到医院检查,由医生根据情况开具处方。切不可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。
据介绍,服用何种抗生素以及服用多少剂量,需要经过检查,确认炎症种类后再由医生决定如何用药。错用抗生素,不仅可能没有任何效果,还有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,如眩晕、耳鸣、腹痛、腹泻等。
据了解,人类使用抗生素已有多年,但近年来滥用和错用抗生素问题凸显,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感染越来越多。由于抗菌素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,2011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将主题确定为“控制抗菌素耐药性:今天不采取行动,明天就无药可用”。 |